大地产商

作者:更俗

    第70章

    周大海说是过两天,但第二天就迫不及待开车载着周斌、赵阳先去商都了。

    周斌要负责网吧的日常运营、要与王晓静共同协助何婉负责超市的筹备;新潮锐置业年后就要加大中介门店的扩张规模,这是赵阳要负责的事情,他们原计划,就是年初二或年初三就要回商都的。

    明确未来的发展方向后,陈立在新潮锐置业、新潮锐科技两家公司的基础,确定三个事务部:一是地产营销事务部,以刘同江、苗静为主;一是招商事务部,以何婉、周斌为主,网吧也好、超市也好,都只是招商事务部下面的具体项目;还有一个就是房产中介事务部。

    房产中介事务部,陈立更倾向由李钧锋来负责,但他现在也不好意思,直接将李钧锋给挖过来,便让赵阳、冯歆先顶着。

    新招聘的三十名新员工,年后就会陆续到岗。

    不管是地产营销事务部的新员工,还是招商事务部(新潮锐科技)的新员工,陈立都计划先放到房产中介事务部下面的门店去实习,让他们先熟悉地产行业的一些基本情况。

    那房产中介事务部,年前只有位于锦澜花苑与湖滨佳苑两家门店,年后就会加快扩张速度。以陈立的设想,每月最好能新增三到五家门店,大概在半年之后,就能在商都市初步形成一个地产中介网络。

    只是这样的扩张速度,赵阳、冯歆他们的工作量将会非常的大,陈立犹豫着是不是过两天回商都找钱万里,直接将李钧锋给要过来。

    年前拖到除夕夜才回青泉,已经被老妈训了一通,陈立就没敢年初二就直接随周斌他们回去,决定带着沈彤在青泉多玩两天。

    其实青泉也没什么好玩的。

    沈彤的性子也是好静。

    她妈沈建红一直都是把她当个大家闺秀培养,绝看不惯沈彤她闷家里披头散发满屋乱跑,也不许她在煲电视剧、玩游戏虚耗时光,总是催着她练琴、练舞,沈彤在青泉是难得懒散一下,陈立更多时间,就是陪沈彤在青泉市新开的一家名典咖啡里看书、发呆或补觉。

    然而这样的日子,陈立与沈彤都觉得十分的美好;再一想想回到商都,两人一起在图书馆里看书,却也没有什么区别。

    陈兵年初五要去女朋友赵灵珊家拜年,小姨沈建红也是一天一个电话的催问沈彤什么时候回去。陈立心知小姨沈建红是惦记着去张浩然家的事,就决定带沈彤跟陈兵一起返回商都。

    陈立、陈兵、沈彤年初五一大早在老爷子沈敬堂家里吃过早饭,就坐大巴车返回商都。

    原本陈桐、沈建萍计划要陪大儿子到亲家走一趟的,但年后医院里实在是走不开,才让陈立这个当弟弟的,作为家属先去串个门。

    因为陈兵到女友家要谈结婚的事情,而这事卡在婚房跟工作调动上还没有一个定论,到时候谈话未必就会愉快,到商都后,陈立就让沈彤先回去了,他陪陈立到国贸大厦去买看望准岳父岳母的年礼。

    赵灵珊家,除了父母,还有哥嫂及侄子,共六口人。

    陈兵毕竟还没有结婚,不能算正式的女婿上门,也不好完全照着传统的方式去准备礼物,除了拿了两条烟、四瓶酒,又选了些常规的饮料、吃食以及赵灵珊刚上初中的侄子买了身新衣服,就打车赶往赵灵珊家。

    赵灵珊家住在离国贸不远的五道口胡同。

    商都市近十年来城市发展滞后,三十二层高的国贸大厦目前是商都市的地标建筑,沿街建筑也光鲜靓丽,但绕到国贸大厦后面,几十年前就建成的老城区街道,就显得相当破旧。

    “五道口胡同”正如其名,东西排列的五条极短小巷,一眼就看得到头,每条胡同口都有两棵年久树的老树,枝繁叶茂绿蔽成荫,将胡同里拥挤的杂乱院子,都挡在了里面,老柏油路也破损得厉害,坑坑洼洼。

    赵灵珊早早就在院子外等着陈立、陈兵兄弟俩过来,她穿了身乳白色加棉运动衣,一头中长发随意的披在肩上,斜刘海适中刚好从眼皮上划过,稍显圆润的脸蛋许是被冷风吹的,冻出了两团红润,五官虽不突出,可怎么看都是个温柔可人的女子。

    看到陈立、陈兵兄弟俩,赵灵珊快步迎了上来,先对着陈兵有些不好意思的笑了下,就赶紧接过陈立提着的东西,推开院门往里走。

    “灵珊,你怎么知道我们这会儿就到了,不会一直在门口等着吧。”陈兵见到未婚事,心情明显好了许多,说话都轻松了许多。

    “你想的倒美,我就算是等,也是等陈立的,谁会等你啊?这小胡同里聚生气、拢声音,晚上街头被老鼠撞翻了锅灶,我在家里都能听见,更何况你们俩大活人,我早就听到你们说”赵灵珊虽然也担心婚房及陈兵工作调动的事情,但这时候看到陈兵,也很开心,高兴的笑道。

    “灵珊姐,是把咱俩当老鼠了。”陈立开玩笑道。

    三个人说着话就往院子里走去。

    陈立进门时还特意多看了两眼院外的小门楼,门廊顶上正中水泥模雕的门头,还依稀可见黄底红心的老漆,进院门头顶上就搭着棚子,左右两边是整齐摞着的煤球堆,虽然黑乎乎一大片,可也看得出错落有致的分成五堆,该是院里的各家都有。

    院子就有五十多平方米,也不算小了,但这院子里住了五户人家,走了进去就狭窄异常难受。

    除了中间一个小花坛里种着那棵桂花树之外,实在是没有可取之处,能搭起棚子的地方一块都没有浪费,堆放的杂物将诺大的院子挤成五条小小的过道。

    “我说早上就闻见香味了,原来是你家里来客了啊,是你对象上门了吧?”正出来倒煤灰的一个五十多岁胖阿姨,跟赵灵珊打着招呼,又探头打量着跟在后面的陈兵,陈立。

    “花姨,你等会再倒啊,让我们先进到屋里。”赵灵珊顾不得回应,先拉着陈兵,陈立往屋里快走。

    虽然地上用砖头已经摞好了个煤灰池子,可还是荡起了一大片灰尘,吹了陈立满头满脸,直接迷了眼睛。

    “哎呦,对不起,对不起。”花姨对走在最后的陈立歉声道。

    “灵珊你家有蒜了,借我一头,早上忘了买了。”花姨由自叫着。

    赵灵珊答应了一声,就带陈兵,陈立先往屋里去,走过门口的一个小棚子时候,赵灵珊对着不断冒出油烟的小棚子里喊道:“妈,花姨家里没蒜了,一会儿过来拿两头,”

    小棚子里咳嗽声不断,闷声闷气的有人应了一声。

    陈立笑着点了点头,赶紧跟着往院子东边的屋里去;这便是商都市老城区在两千年前后,最常见的大杂院以及大杂院里的生活。

    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
    陈立跟着走进赵灵珊家里,进门是所谓的客厅,也是后来搭建的,只有七八平米大,里面两个门洞挂着布帘子,应该是两间卧室,但看着更是狭小——赵灵珊家六口人,就挤在这么一个狭小的空间里生活了这些年。

    客厅虽然精心打理过的,但杂物纸箱子堆得太多,找个站脚的地方都难,一张折叠饭桌暂时都只能放在外面,靠墙有一张旧的布沙发上,坐着两个男人在说话。

    年长的面相木讷,身材瘦弱,微驮着背,见来了人浑浊的眼里还显出了一丝紧张,是赵灵珊的父亲赵老锅。

    另一个也是满脸沧桑,三十多岁的人看起来犹如四十岁,尤其无意识往下撇的嘴角,显得整个人倔强中带着不得志的苦闷,是赵灵珊的大哥赵大成。

    赵灵珊家兄妹两个,大哥赵大成比赵灵珊大了十岁,父亲赵老郭以前是商都造纸厂的工人,母亲没有工作。后来赵老锅年纪大了就直接让赵大成去厂里接了班,嫂子杨梅之前也是造纸厂的工人,这时候下岗在家。

    见陈立、陈兵走进来,赵大成张罗着反应稍慢的赵老锅站了起来。

    虽然陈立与陈兵极力推让,可还是被赵大成强行的摁到了这屋里最舒服的那张沙发上坐下。

    他们父子俩自取了两个凳子面对坐着,这样的反差让陈立跟陈兵都有些不适应,但赵家父子却很坦然,尤其是赵大成不断偷眼打量着陈兵,很是开心。

    一个三十多岁的女人听见外面动静,从里面的房间里开门走了出来。

    女人下身是黑色的刺绣阔腿裤,上身同样刺绣的红色呢绒小棉袄,虽然看着喜庆利落,穿在这个年纪的女人身上也显的老气,瘦削的脸上,一双四处打量不停的眼睛,却显得人很精神。

    这女人是赵灵珊的嫂子杨梅,和身后还跟个十二三岁穿着校服的男孩儿,是赵灵珊的外甥。

    互相见礼打了招呼,陈兵先把给孩子的衣服先拿了出来。

    这么细心的准备明显让嫂子杨梅异常开心,赶着孩子去里屋试衣服,顺手将其他的礼物都一起提了进去,背过身不经意的抖开了装烟酒的袋子,再回头看陈兵与陈立的笑容就又多添了几分热情。

    算起来,这还是陈兵第一次上门,赵家父子都异常开心。

    赵家老父看得出为人木讷些,大多数时候都只坐在一边抽烟,看着陈兵傻乐,大哥说话倒是很有条理,客套着聊了几句就扯到了他之前工作的单位上,满腹牢骚,叫苦不停,陈立听了就知道这套说辞必是整天挂在嘴上,没少跟人说叨。

    商都市造纸厂早年的效益不错,这些年效益下滑得厉害,市里又搞改制,又因为污染严重要拆迁到城外工业园区去,几经波折原本就能纳税上百万的厂子,硬生生败落的什么都没剩下。

    赵大成目前虽然还不算下岗,可厂里已经一年多没有发过工资,工人堵门上访,对抗厂房拆迁的事时有发生,十几年的陈年旧事其中纠缠甚广,到了现在仍是说不清道不明。

    这中间的事,陈立也早就听说过一些,心里不由就想起了国棉厂的改制和刘同江的爱人王艳慧,两家的生活轨迹何其相似。要不是刘同江在外面工作收入还不错,恐怕将来家里的光景,还不如赵大成一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