悍戚

作者:庚新



    他突然高声喊喝。

    马车停下,他掀起车帘,走下马车。

    “奉孝,我知你忠于司空,可你今日所为,将来必会为天下人唾弃。”

    “那又如何?”郭嘉在马车上微微一笑,“道不同不相为谋。我即效命于主公,自当倾力为他谋划。便死也无憾。可文若你呢?想要兴复汉室,却又寄托于主公,这岂不是矛盾吗?”

    荀彧身子一颤,看了郭嘉一眼,默默转身离去。

    郭嘉脸上露出一抹苦涩,但旋即眼中,闪过一抹戾色。

    刘闯,刘闯,刘闯……

    他在心里。不停念叨着刘闯的名字,更暗地里下定决心,若有机会,绝不会放过刘闯。

    此獠若起,必为心腹之患!

    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

    相比起出师未捷身先死的诸葛亮,三国诸多谋士当中,刘闯还喜欢两个人。

    一个是东吴陆逊陆伯言。另一个就是曹魏的郭嘉郭奉孝。

    只是,他万万没有想到,那个他非常崇拜的谋士,此时已经把他列入敌人的序列。不过。就算是知道了,刘闯也不会太过在意。因为他而今,还有许多更为重要的事情,需要处理。

    太史慈夺取胶州湾,令刘闯的声势再次提升。

    在郑玄的帮助下,刘闯得到高密和夷安两县支持,雄踞潍水和胶水之间,成为北海国不容小觑的一支力量。

    不过,伴随徐奕推行屯田之法,刘闯又面临一个巨大的麻烦。

    流民的增加,使得粮食逐渐出现匮乏。

    而且伴随着春耕即将开始,农具,牛羊以及种子,都成了刘闯不得不面对的巨大难题。虽然王修和左伯在高密和夷安两地竭力支持,也仅能维持刘闯在两地的兵马,根本抽不出多余力量。在这种情况下,春耕播种什么作物,也就成为一个关键问题。大量人口涌入,必然会造成粮食短缺。虽然刘闯已经让麋芳负责采购粮食,但事实上,也只能是杯水车薪而已。

    “我听人说,西川有一种作物,名叫蜀黍,产量很大。

    永和年间,蜀黍从西川传入凉州,并且试种成功,在关中颇为盛行。这种作物容易播种,而且适应性很强。刘公子如果担心粮食问题,倒不如让人试种蜀黍,说不定能有意外之喜。”

    “蜀黍?”

    刘闯疑惑看着王修,有些茫然。

    他的确是想推广一些高产作物,可是却实在想不出该种什么。

    记忆中,番薯、土豆之类的作物很高产,可惜目前在大陆还未出现。

    至于蜀黍?那又是什么?

    “蜀黍又名秫秫,在北地颇广。”

    王修见解释不清楚,干脆找来一张纸,画了一张图让刘闯辨认。

    刘闯倒也不是那种不分五谷的人,他看过之后,忍不住吐槽道:“什么蜀黍,不就是高粱!”

    原来,这高粱已经在华夏推广了吗?

    这个他倒是不太清楚。

    “叔治,如今收集蜀黍种子,恐怕也来不及吧。”

    王修笑道:“公子不必担心,这蜀黍的种子,我倒是有一些。

    早年间我游学北疆,见蜀黍在北疆颇盛,而且产量很大,便动了心思,想要在北海国推广。

    只是北海一直是以粟、黍为主,想要让大家改变习惯,有些困难。

    无奈之下,我只好在家中田庄始终蜀黍,从最开始失败,到如今产量已逐渐稳定,所以也积攒下不少种子。这蜀黍不合北海国人所喜。但公子既然决定屯田,倒不妨在屯田中推广。”

    王修从最初和刘闯有些敌视,到如今渐渐合作,也是经过郑玄的调解。

    而且,刘闯身份已经确定,王修也不想做那出头的鸟。两人时常在一起讨论事情,这关系也就慢慢亲近起来。如今,刘闯在郑家别院议事的时候,王修也会前来旁听,有的时候还会拾遗补缺。

    刘闯大喜。连连点头。

    “既然如此,我可高价向叔治购买种子。”

    “诶,这又算甚事情,公子所为,也是想要造福一方。

    明日我就派人从老家把黍种送来,以配合公子屯田义举……不过,我还有个请求。本来,今年我也准备在高密城外进行屯田,可惜对此事却不甚了解。既然公子这边已经有了充足准备。可否将高密一并纳入屯田?”

    其实,高密的情况和东武等地差不太多。

    在潍水和胶水之间。由于连年战乱,造成大量的土地被废弃,荒芜。

    去年,曹操在兖州屯田成功,也使得王修动了心思。可凭他这一县之力,根本无法组织起屯田。这种事情,必须要有专人来进行负责。而王修根本抽调不出人来,为此事投入精力。

    刘闯手下有人,更有兵马作为依仗。

    流民若是敢闹事的话。势必要面临刘闯惨烈报复。

    王修自知道刘闯准备屯田后,便琢磨着想要和刘闯一起兴办此事。

    今听到刘闯为作物而忧愁,王修便有了主意。他以蜀黍种子为敲门砖,获得刘闯的支持,也算是放下一桩心事。

    在送走王修之后,刘闯又和步骘吕岱商议很久。

    根据高密、东武、胶州湾等地河流众多,水源充足的特点。刘闯又结合后世的塘基农业,尝试推行桑基鱼塘和果基鱼塘。不过,这种耕种方式还需要慢慢琢磨,至少在今年。很难推广开来。

    刘闯现在有这个时间来进行研究,所以对此也不太担心。

    不过,王修的话,倒是给了刘闯一个很好的建议。

    在后世,提起高产作物,许多人也仅限于那么几种,而且很多品种,在这个时代还未引入。

    可实际上,华夏本土也有很多高产作物,只是不为人所知。

    特别是在北疆地区,很多高产作物已经开始推广,但知者甚少。刘闯和步骘等人商议了一下,决意等麋芳回来,就让他开始着手安排此事。高产作物,在这个时代,可比之珍宝。

    和步骘等人商量妥当后,刘闯准备出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