是夜,风雪停息。
乌云并未散去,但白茫茫一片雪原,却让视线好转许多。
郭表在屋中整了整衣甲,带好了兜鏊。
他站在一面铜镜前,看着镜中的自己,良久后深吸一口气,一把抄起放在案上的宝剑,大步流星走出房间。
屋外,站立着一男一女。
男的大约在三旬左右,生的矮矮胖胖,笑起来好像弥勒佛一般。
此人,叫刘奉林,大名刘淇。据说,他原本是汉河间王之后,不过伴随着家道没落,便转而为商人。如今,他在邺城经营着一座珍宝阁,里面有各种自西域乃至于珊蛮波斯运送来的珍奇物品,在冀州士人当中颇有名望。可是谁也不知道,这刘奉林还有一个不为人知的身份。
黄阁记事!
听起来似乎是微不足道,但实际上他就是黄阁所属,在邺城,乃至于整个冀州的总负责人。
黄阁而今一共七大记事,除了刘闯之外,只有司马懿清楚。
刘奉林本为汉室宗亲,却因为家道中落,穷困潦倒……他的情况和刘备颇为相似,只不过境遇较之刘备那种织席贩履的情况又好不少。至少当司马懿找到他的时候,他在邺城还有一家商行。虽然生意极为冷清,偌大个商行连带着刘奉林一家五口人,也只有八个人而已。
可是,他毕竟有这个底子。
建安五年末,刘奉林加入黄阁,并且在建安六年底前往幽州,拜见过刘闯。
刘闯和他论了族谱,如果按照辈分,刘奉林还要唤刘闯一声叔父……可别小看这一声‘叔父’,也让刘奉林死心塌地的为刘闯效力。河间王主家还在,如今却在许都苟延残喘度日。而刘奉林得了刘闯的支持,摇身一变成为珍宝阁的掌柜。更成为冀州高层的坐上嘉宾。
刘奉林很清楚,只要有刘闯的支持,他兴复家业便不是一件难事。
所以出任黄阁记事之后,刘奉林颇为用心。
他祖上从河间分出来以后,便定居在巨鹿广宗。而郭表恰恰也是广宗人,两人是同乡,也就多了交往。
一个是邺城大豪。一个是家道中落,在偶然间才做了城门校尉的破落户。
郭表自然不会看不起刘奉林,说实话他也没资格看不起刘奉林,因为刘奉林的财富让他非常眼红。
“宝仁,准备好了?”
刘奉林看郭表走出房间,笑呵呵问道。
宝仁。是郭表的表字。他轻轻点头道:“女王说的不错,富贵荣华在此一搏。
左右我郭家而今也不剩下什么,而我更没有什么靠山可以依持。若得皇叔所重,说不得日后能飞黄腾达。为了我郭家,也为了女王日后的幸福,我这个做哥哥的,怎么也要拼一回。”
在刘奉林身边的少女走上前。为郭表整了整衣装。
少女名叫郭寰,是郭永的亲生女儿,小名女王。
“兄长放心,过了今夜,咱们老郭家一定能够再次崛起。
有仲达在后面支持兄长,兄长又何愁没有靠山?刘先生,你说是也不是?”
刘奉林闻听,连连点头。
少女生得千娇百媚。如花似玉。可是刘奉林却不敢对她生出半点亵渎之心。原因嘛……非常简单!这少女是他顶头上司司马懿看中的女人。虽然刘奉林叫刘闯族叔,但如果要刘闯在他和司马懿之间进行选择的话,刘闯肯定会站在司马懿一边。要知道,司马懿不仅仅是黄阁主簿,刘闯的耳目和爪牙,更是刘闯的表弟,曾舍弃家业跟随刘闯。建功颇重。
郭寰有这么一个人罩着,刘奉林还真不敢生出杂念。
说起来,司马懿和郭寰能够相识,还要亏得刘奉林的功劳……天晓得司马懿怎么就与郭寰一下子看对了眼。两人居然很快走到了一起。刘奉林能够说服郭表,也多亏了郭寰的帮助。
有道是女生向外,郭寰虽然没有嫁给司马懿,可是这心思已经放在了司马懿的身上……
郭表用力点点头,“妹妹放心,我晓得轻重。”
说完,他朝刘奉林看去。
刘奉林笑道:“宝仁大可不必如此紧张,今日之事早就已经安排好,根本不会有任何危险。
我珍宝阁麾下八百死士可以随时听候调遣……子时过后,宝仁只要在城内点起篝火,而后打开城门,便大功告成。”
这个工作,倒是的确没什么危险。
郭表长出一口气,“既然如此,我也该道城门巡视。”
“我陪你一起去。”
刘奉林说完,扭头对郭寰道:“郭娘子,今天晚上城里不会特别安全。
主簿传信说,请郭娘子到珍宝阁避难。我那珍宝阁虽然算不得铜墙铁壁,但三五千人想要攻破,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。我已经命人备好了车仗,就在隔壁巷子里,请郭娘子前往。”
郭寰闻听,展颜而笑。
她这一笑,却让人顿时眼前一亮。
果然是个狐媚子,这等美人却不是我能够消受,还是留给主簿为妙。
“如此,便烦劳先生。”
郭寰款款一揖,向刘奉林道谢。
刘奉林连忙还礼,与郭表一同走出府邸大门。
两人上了马,直奔城门而去。
而郭寰则收起脸上的笑容,径自出门而去,直奔旁边的巷子里。
她倒是非常果决,甚至连衣物包裹都不去收拾。不过,若非她这种果决的性子,恐怕也难以被司马懿看中。郭寰在巷子里上了马车,也不与车夫赘言,只摆了摆手,马车旋即驶动。
过了今晚,谁还敢在笑话我‘女王’之名?
那双妩媚的凤目中,透出一抹精芒。郭寰仿佛自言自语,娇靥浮起一抹灿烂笑容……
++++++++++++++++++++++++
抵达西南门时,郭表已恢复了平静。
左右已经决定要造反,又何苦瞻前顾后?刘皇叔而今大有横扫冀州之势,他日必将成就大事。自己这时候选择投奔刘皇叔,而且妹妹又有了依靠,从此以后这荣华富贵,必能滚滚而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