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孔明,你怎么看?”
这时候,诸葛亮也看完了刘闯留下来的书信。
书信里的内容非常简单,只告诉大家,他要去尉氏探望曹操,请大家不必担心,他自会小心。
看罢书信,他抬头向董昭看去。
“公仁先生,可否透露一二,曹公而今的情况怎样?”
董昭犹豫了一下,起身道:“诸君不必担心,我可以保证,曹公于刘皇叔绝无恶意。”
那就是说,曹操真的是命不久矣了?
诸葛亮在电光火石间,便猜出了其中的奥妙。
他看了司马懿一眼,“大家不必担心,主公并非不知深浅之人……
不过,这必要的防范不可缺少,请汉升将军立刻率部进驻苑陵,令明则向开封逼近。我和孝直便坐镇官渡,请仲达辛苦一遭,与衡若将军出兵向尉氏进发,不必太快,但也不能太慢。
公仁先生,在情况未明朗之前,只有请你暂时委屈一下。”
董昭听罢,苦笑着点了点头。
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
尉氏,历史悠久。
春秋时,尉氏为郑国别狱,为狱官郑大夫尉氏采食之邑,故而名为尉氏。
自春秋至今,历经分并废置,隶属关系多变。即便是在始皇帝三年设置尉氏县,其隶属关系依旧复杂。
忽而为颍川。忽而为京兆,忽而为陈留。
以至于在大多数时候。尉氏究竟归何处所辖,都是一笔糊涂账。
久而久之,尉氏明为陈留所治,可又因为靠近司隶和颍川,就演变成为一个近乎于三不管的地区。
曹操从许都逃出来之后,第二天便到达鄢陵。
得鄢陵医生的救治,虽然未能拔出他体内的剧毒,但是却得以缓解。本来。依着荀攸等人的主意,打断立刻调集兵马,夺回许都。以曹操目前的力量,哪怕他需要陈兵官渡,防范刘闯,但想要调集万把人出来夺回许都,也不是太过困难的事情。别忘了。陈留尚有曹朋驻守。
可是,荀攸的这个建议,却被曹操阻止。
相反,在经过简单的诊治后,他立刻命人把他送到尉氏,并且下令曹军退出官渡。收缩兵力。
表面上看,曹操似乎是要破釜沉舟。
但荀彧和荀攸却能够觉察得出来,曹操对夺回许都,似乎兴趣并不是很大。
随后,曹操派遣董昭出使官渡。邀请刘闯前来。
这更让不少人为之困惑……刘闯是曹操的女婿不假,可这个时候。他又怎么可能抛开大部人马,跑来尉氏与曹操相见?只要刘闯的脑筋没有问题,想来就不可能答应这个要求。曹操究竟是怎么想,也让不少人感到困惑。
不过,有人困惑,也有人清楚。
“文若,主公病情如何?”
“不容乐观!”荀彧刚探望曹操回来,荀攸、棗祗等人便登门拜访。荀彧叹了口气,轻声道:“主公中毒已深,等闲先生根本无法拔除他体内剧毒,只能缓解状况,但却坚持不得太久。”
说到这里,荀彧的脸上,流露出一抹哀伤之色。
想当年,曹操不过东郡弹丸之地,他投奔曹操,并视曹操为中兴之主,尽力辅佐。
虽则在后来的一段时间里,他和曹操产生了诸多分歧,可是在内心之中,荀彧始终对曹操保持着当初的期望。他知道,曹操是枭雄!但是他更希望,曹操能够成为治世能臣,成为中兴栋梁。
事实上,曹操在最初也确实是这么做。
只是随着他地位和身份的变化,有许多事情已经由不得他的想法。
正如刘闯当初在观津城外和曹操说过:高处不胜寒,到了他们这个地位,许多事由不得个人喜好。
可现在……
荀彧闭上眼睛,露出疲乏之色。
按道理说,汉帝得以重掌朝堂,他应该高兴才是。
可不知为什么,荀彧却没有半点喜悦,反而产生了极为强烈的忧虑。金旋金祎父子,乍看忠于汉室,实则怀有私心。荀彧不认为他父子二人能够中兴汉室,更不认为他们能够辅佐朝廷。
弄个不好,这二人可能会使得汉室江山变得更加动荡和混乱。
说到底,金旋父子德行和声望都不够……如果他们的祖宗金日磾,或许有这样的威望。可是凭他们父子,想要稳定这大局,根本不可能。别的不说,但只是一个刘闯,他们就不是对手。哪怕抛开刘闯不谈,江东孙权,江夏刘备,荆州刘表,益州刘璋……这些个枭雄诸侯,哪个又是等闲之辈。连曹操都不能收服这些人,他金旋父子要兵没有兵,要将没有将,只靠着一个张绣,如何能够对付那些人?以为打着天子的旗帜就能横扫天下?未免过于天真。
奉天子以令诸侯?
说起来容易,可实际上一个不好,便成为众矢之的,为天下人所讨伐。
一旦再发生一次诸侯崛起,那汉室江山,可真就要完蛋了!
“文若,曹公招刘皇叔前来,到底是什么意思?”
棗祗忍不住开口询问,“这个时候,主公不想着夺回许都,反而召刘皇叔前来,莫非是要效仿当年鸿门宴?”
荀彧睁开眼,看了一眼棗祗,旋即却把目光转移到了坐在角落一言不发的贾诩身上。
“文和,你怎么看?”
贾诩抬起头来,与荀彧相视一眼,突然一笑。
“文若,你又何必明知故问?”
“你们在打什么谜语?究竟是怎么回事?”
棗祗等人依旧不太明白。不过也有那已经明白的,顿时露出恍然之色。
“文和。你认为如何?”
贾诩想了想,“若他敢来,可!”
“我也这么认为。”
“喂喂喂,你们究竟在说什么?”
棗祗被荀彧和贾诩的这一番哑谜激怒了,忍不住大声询问。
身旁有人扯了他一下,棗祗扭头看去,确是司空掾郑浑……这郑浑,是荥阳人氏。汉代著名学者郑众曾孙,前扬州刺史郑泰之弟。荥阳郑氏,在隋唐时期是五姓七大家之一,更是入南北朝之后,天下有数的贵胄门阀。郑浑的曾祖,和高曾祖,皆为汉代大儒。声名响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