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人道,“李大人能力卓著,皇上将监国之职重托李大人没托错人。我等听李大人的。”
……
众人齐齐表态。
英亲王、左相、永康侯三人对看一眼,也齐齐点头,“李大人年轻有为,我等三人也会一力辅佐。不让朝局出岔子,使皇上后顾无忧。”
“多谢王爷、相爷、侯爷。”李沐清微微一笑,端的是清风朗月。
众人都看着李沐清,年纪轻轻,只是丞相司直的官职,却得皇上重托监国之职。李沐清比当年的右相还要青出于蓝而胜于蓝。
年轻的帝王出征,年轻的臣子监国。相得益彰。
文武百官,都不是傻子,私心里,都会有几分计较。
老一辈的还没辞官退朝归隐的人想着,老了,如今是年轻一辈的天下了。他们心有余而力不足了。年轻一辈的人想着,李大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,手拿着圣旨,显然是昨日就得了皇上的吩咐,一早就知道皇上离开,说他今早才知道,只不过是在众人面前的说辞罢了。他们只要唯他马首是瞻,将来,才有前途。
皇上只带着郑孝扬离开,这么大的恩典,以后这郑大人,也是凌云直上,不可得罪。
众人虽然各具心思,但都心里明白一点,皇上前往漠北军营,这朝中,李沐清说了算,这李大人以他的手腕,肯定要把南秦的大后方,将京都打造得固若金汤。皇上不在京中,人人更要小心谨慎,不可出错。
接下来,李沐清便与众人商议一应朝事儿。
昨日秦钰离开前,重要的奏折都批阅了,李沐清又与英亲王、左相、永康侯等众人商议了些琐事儿,一切按部就班,散了朝。
秦钰的离开,虽然使得满朝文武惊慌了一阵儿,但并没有造成乱象,很快就稳住了。
下了早朝后,李沐清与众人寒暄片刻,便去找程铭了。
程铭自从燕亭走后,便闲了下来。早先被燕亭抓去干活,累的要死要活。直呼他不入朝是对的。可是这被抓劳力,又没有俸禄,也不怎么美好。如今,燕亭带着援军走了,他没事儿了,可乐了,悠哉起来。
李沐清去了程府,摸了个空,打听下,说他在茶楼听曲,便去了茶楼。
燕亭果然在茶楼听曲,身边坐着宋方,二人好不悠闲。
李沐清来到,坐在了他们对面,他们听的津津有味的心情才收拢了些,看着他,一起瞪眼,齐声问,“李大人,今儿怎么有空来听曲?”
“皇上去了漠北。”李沐清道。
二人一愣,“什么时候?怎么没听说?”
“昨儿晚上悄悄走的,众人也刚知道。”李沐清道。
二人对看一眼,点点头,“皇上是该去漠北,有本事不施展,在宫里困着,多没意思啊。”
李沐清微笑,看着二人道,“皇上留了命令,你二人入朝,督办粮草。”
二人顿时竖起眉毛,尤其是程铭,立即道,“皇上还留了命令?他知道我不入朝的啊。我早就说过,他也同意了,我对朝堂没兴趣,只想把生意做大,答应粮草军饷我出三分之一。他如今怎么出尔反尔啊?”
李沐清摇头,“此一时彼一时。郑孝扬本来适合督办粮草,可是他更适合随皇上前往漠北。便被皇上带走了。这督办粮草之事,放眼朝堂,除了你二人,便没合适的人了。”
程铭断然地摇头,“前一阵子,燕亭那不是人的东西抓着我不放,累死我了。不干不干。圣旨也不行。我好不容易歇下来,刚喘口气。可不想再被累死。”
宋方也摇头,“我如今也还没歇过来呢。”
李沐清闻言也不劝二人,说道,“我有一个消息,你们要不要听。”
“什么消息?好的坏的?”程铭防备地看着他,“你少给我们来弯弯绕啊。”
李沐清微笑,“关于秦铮兄和芳华的。”
“这个听。”程铭立即道。
宋方点头,“他们走了之后,我们都是从茶楼里听说书先生说他的消息,一封信也没有,忒不够意思。”
李沐清道,“你们知道皇上为何去漠北军营吗?”
“怎么又绕回皇上来了?”二人不满。
李沐清道,“这事儿与秦铮兄和芳华有关。”
“那你说吧。”程铭摆手。
李沐清慢悠悠地道,“芳华有喜了。”
“什么叫有喜了?”程铭不解地问。
宋方一拍程铭脑袋,“你笨啊,有喜了就是有身孕了。”
程铭“啊”了一声,腾地站了起来,看着李沐清,“真的啊?”
李沐清微笑,“自然是真的。”
程铭一拍脑门,“我们都还没有媳妇儿,他就当爹了,可恨。”
“赶紧娶一房。”宋方道,“否则他孩子生下来,我们不赶趟定娃娃亲。”
“没错!”程铭点头。
李沐清无言地看了二人片刻,摇摇头,笑道,“芳华已经有两个月的身孕了,但是她的身体情况,不是太好,怕是挺不住。”
二人闻言脸上的笑意顿收。
李沐清又道,“皇上正因为不放心他们,不想他们再因为军事耽搁自己的事情,便前往漠北了。你们知道,秦铮兄和芳华肩上都有着南秦江山的责任。这一年来,二人几乎不曾得闲。为了这朝纲社稷,江山基业,他们没少受罪,守护南秦的国土百姓,是他们一直肩负在肩上的重担。多少苦,多少累,两个人都扛了。”
二人齐齐点了点头,秦铮和谢芳华为南秦江山所做所为,他们虽然不尽数知道,但也了解几分,着实辛苦,他们所作所为,不是谁都能做得来的。
李沐清又道,“皇上是南秦的帝王,一是为责任而丢下朝政,离开京城,前往漠北,御驾亲临军营。二是为了他们能放心漠北军事,安心处理自己的事情,保住性命和芳华腹中的胎儿母子平安。”
二人又点点头。
李沐清又道,“我南秦和北齐如今看起来似乎没有差距,一旦燕亭和崔意芝带领的援军一到,兵力和北齐持平。但是,这只是明面上。你二人与燕亭一起督办过粮草军饷,都知道。我们南秦,今年干旱,且多年没有准备,国内的粮草军饷,只够一年之需。而北齐,筹备多年。我们南秦,只能是速战速决,与北齐拉锯不起。”